徐昕谈缺席 NBA 季前赛:我说的不算 遗憾难掩责任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当广州男篮在 NBA 季前赛赛场与马刺队交锋时,2 米 26 的中锋徐昕正留在国内的训练馆里重复着投篮与对抗练习。面对外界关于为何错失赴美参赛机会的追问,这位 21 岁的年轻球员给出了直白又耐人寻味的回应:“我说的不算,听安排。” 这句简短的回答背后,藏着职业球员在集体任务与个人成长间的权衡,也揭开了 CBA 球员发展路上的复杂生态。

徐昕谈缺席 NBA 季前赛:我说的不算 遗憾难掩责任

今年夏天,徐昕的职业生涯迎来重要转折。在与广东队主教练杜锋因战术问题爆发公开冲突后,这位被广东宏远重点培养多年的内线球员,最终以交易形式加盟广州队,签下了为期四年的合同。彼时没人想到,短短数月后他会与一场珍贵的 NBA 历练机会擦肩而过 —— 广州队受邀参加 NBA 季前赛,对手正是拥有超级新星文班亚马的马刺队,这原本是徐昕与世界顶级中锋直接对位的绝佳舞台。

“能和文班亚马同场竞技,哪怕只有几分钟,那种体验都是国内联赛给不了的。” 一位资深篮球评论员坦言。此前随队赴美参赛的广州小将管子煜,就在与马刺的比赛中拿下 6 分 2 篮板 2 助攻,用实际表现印证了高水平对抗的价值。但徐昕终究没能出现在这场备受关注的赛事名单中,核心原因在于他另一重身份 —— 广东 U22 男篮的主力中锋。2025 年全运会备战进入关键阶段,作为内线核心的徐昕被省队视为夺冠关键棋子,最终被留在国内专注训练。

“为了广东,为了全运会。” 徐昕在回应中补充的这句话,道破了 “听安排” 的本质。尽管已经转会广州队,但在全运会的竞赛体系下,他的归属权仍与广东体育系统紧密相连。这种 “人已转会、任务未断” 的特殊情况,在 CBA 并非个例。广东队与广州队的交易协议中,也隐含着对徐昕未来发展的规划 —— 四年租借期内让他在外历练,最终仍有望回归广东宏远,这种长期布局让全运会任务的优先级被进一步抬高。

徐昕的缺席引发了球迷圈的激烈讨论。不少人直言 “可惜”,认为与文班亚马对位的机会 “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”,相比全运会冠军的短期荣誉,年轻球员的长期成长更应被重视。毕竟就在去年休赛期,广东队还曾安排徐昕赴美参加德鲁联赛,与知名训练师合作提升能力,那时的培养思路与如今的决定形成了微妙对比。但也有理性声音指出,全运会对地方体育发展的意义重大,俱乐部从集体利益出发做出选择,符合职业体育的现实逻辑。

在这场争议背后,是职业球员个体意志与集体安排的永恒博弈。徐昕的经历并非孤例:CBA 历史上,不少年轻球员都曾因国家队集训、全运会备战等任务,错过海外联赛试训或商业赛事的机会。一位长期从事青训工作的业内人士透露,年轻球员看似拥有光鲜的职业身份,实则在关键节点往往缺乏自主选择权,“俱乐部、省队、国家队的规划层层叠加,个人诉求很难放在第一位”。

对徐昕而言,这次缺席或许并非职业生涯的终点。留在国内的他正全力投入全运会备战,广东 U22 男篮的夺冠目标让他肩负重任。如果能在全运会赛场打出统治级表现,他仍有机会凭借实力吸引更多关注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错失与 NBA 顶级球员直接对话的机会,意味着他需要在国内联赛中付出更多努力来弥补差距 —— 毕竟在马刺与广州的比赛中,CBA 球队与 NBA 球队在节奏、对抗、战术执行上的巨大鸿沟,是任何国内训练都无法完全模拟的。

星空官网,星空官网,星空官网(中国),星空官网(中国)

“我说的不算,听安排”,徐昕的这句话里既有职业球员的清醒认知,也藏着些许无奈。当篮球世界聚焦于球星们在赛场上的高光时刻时,这样的细节恰恰提醒着人们:每一位球员的成长轨迹,都离不开集体利益的考量与职业体系的规训。徐昕的故事,既是一个年轻中锋的成长注脚,也是中国篮球人才培养模式中诸多矛盾的缩影。而他接下来在全运会的表现,以及未来能否迎来弥补遗憾的机会,值得所有球迷持续关注。